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甘肃资讯 > 正文

平凉市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殊荣

www.xibuxinwen.com(2009-11-30)来源: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消息:11月28日,由中国金融网联合中国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暨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年会”在北京举行。顺应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和社会热点,本届年会主题定为“资本活市与城市产业升级”。众多专家学者齐聚纵论中国在此轮经济危机中将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记者获悉,在“第四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暨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年会”上传来喜讯,平凉市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殊荣。

  金融生态建设情况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北纬34°54'--35°43',东经108°30'--107°45'之间,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和崆峒一区,总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

  平凉是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经济作物的主产区,盛产小麦、玉米、 谷类、荞麦、油菜、胡麻、林果、烤烟等,具有开发“两高一优”农业的广阔前景,曾与庆阳地区以“陇东粮仓”闻名遐迩。市上和七县(区)先后获农业部、国务院“粮食生产先进地区(县)”荣誉奖。旱作山区盛产胡麻、葵花、土豆、莜麦和豆类等;阴湿山区林草茂盛,是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皮毛集散地和各类中药材的重要产地,目前全市年存栏黄牛50多万头,年交易各种畜皮200多万张。中药材主要有党参、黄芪、甘草、大黄、贝母、冬花等150多种;山药、百合、蕨菜、甲鱼等极具地方特色,皮毛肉类远近闻名。川区以果、菜为主,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5个,总面积7.4 万公倾,占国土面积的6.6%,森林面积397万亩,森林覆盖率17.98%。植物种类共51科84属254种,野生动物31种。林业资源在省内有较大优势。

  近年来,平凉市把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加强诚信建设、推动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新途径、新方法,实现了地方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主要采取了以下途径: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金融生态优化机制。构建新型制度框架。市政府出台相关意见,提出建立征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创新中小企业授信、兑现政府奖励和联合制裁逃废债行为等六大机制,明确政府、司法、银行等部门职责,统筹优化金融生态工作。完善信用县区考核机制。成立由经贸委、工商、法院、人行等部门组成的信用县区考评委员会,对各县区的金融诉讼案件执结率、逃废债企业数、政府帮助清收不良贷款情况、信用村镇评比等十项指标实行百分量化考核,把金融生态列入县区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二是依托媒体持续宣传,培植科学金融生态观。利用报纸开辟宣传专栏。在市级媒体刊发金融生态建设方面的通讯报道,开辟“征信之窗”专栏,重点宣传征信系统的成果、征信产品的创新和系统信息应用的典型案例。利用会议开展宣传。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金融形势分析会、政银企项目对接洽谈会上,适时根据会议主题渗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内容,向地方政府及经济管理部门探讨优化金融生态的途径和方法。利用培训突出定向宣传。与市经贸委、市中小企业局联合举办企业财务人员培训班,邀请金融机构管理人员讲授信贷融资流程、信贷政策,并重点结合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征集、企业信用评级等知识进行现场辅导,全市158家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参加培训。

  三是完善失信惩诫制度,营造良好的法制软环境。开展依法收贷和久拖不结案件的集中治理活动,实现法院执行案件信息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链接,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明晰信息披露要求和加大联合制裁力度,规范企业行为。市政府细化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事宜,主管财政部门重点核实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金融机构在内部建立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档案。对有偿债能力却失信的企业实施联合制裁,并通过内部通报和公开曝光方式披露联合制裁信息。

  四是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夯实金融生态信用基础。2007年,全面开展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征信工作;2008年完善与工商、税务、安监、公安等10个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2009年有序推进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更新和补充工作。全市已为300多户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并为中小企业融资建立了快捷通道。拓展征信系统新数据源,与住房公积金、劳动保障、环保、电信、地税、法院、质监等7个市级部门建立信息采集长效机制。建议在人大、政协代表甄选,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和政府部门年度评优评先等工作中,把个人信用报告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投融资环境

  地理气候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北纬34°54'--35°43',东经108°30'--107°45'之间,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和崆峒一区,总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年均气温8.5℃,降水量在450--700毫米之间。

  平凉市的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在全省气候区划中,属于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区。在农业气候区划中,属于陇东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人口民族

  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228.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32万人。常住人口达219.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5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8.1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3人。全市有回、蒙古、满、藏、彝、维吾尔、苗、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黎、僳僳、佤、畲、东乡、土、达斡尔、羌、撒拉、锡伯、普米、塔吉克、怒、保安、裕固、独龙、赫哲族共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6.2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3%,其中回族约16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8%;分布在崆峒区的大寨、上杨、峡门、白庙、寨河、大秦、西阳等7个乡和华亭县神峪、山寨2个乡,共有110个回族村,530个纯回族社。

  资源状况

  平凉是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经济作物的主产区,盛产小麦、玉米、 谷类、荞麦、油菜、胡麻、林果、烤烟等,具有开发“两高一优”农业的广阔前景,曾与庆阳地区以“陇东粮仓”闻名遐迩。市上和七县(区)先后获农业部、国务院“粮食生产先进地区(县)”荣誉奖。旱作山区盛产胡麻、葵花、土豆、莜麦和豆类等;阴湿山区林草茂盛,是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皮毛集散地和各类中药材的重要产地,目前全市年存栏黄牛50多万头,年交易各种畜皮200多万张。中药材主要有党参、黄芪、甘草、大黄、贝母、冬花等150多种;山药、百合、蕨菜、甲鱼等极具地方特色,皮毛肉类远近闻名。川区以果、菜为主,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5个,总面积7.4 万公倾,占国土面积的6.6%,森林面积397万亩,森林覆盖率17.98%。植物种类共51科84属254种,野生动物31种。林业资源在省内有较大优势。

  矿产资源:

  从全国来看,平凉属自然资源比较贫瘠的地区,但从省内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看,煤炭、石灰岩等有比较优势。市内的华亭煤田是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层最厚的地段, 总面积150平方公里,是甘肃省第一大煤田,煤层平均厚度达28.7米,探明总储量34.7亿吨,且煤质优良,具有高活性、高发热量、低灰、低硫、低熔点的特性,不仅是优质动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我国最好的气化用煤。

  石灰岩资源:

  有资料介绍总储量30多亿吨,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储量约3亿吨, 主要分布在平凉市和华亭县;庄浪县卧龙寺石灰岩矿床为远景储量,约2亿吨。对石灰岩的利用,目前主要是生产水泥、石灰和建筑石料。

  另外还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布在华亭县安口镇一带,开采利用历史较早,目前主要用于生产日用陶瓷、高低压电瓷、灯泡等。

  旅游资源:

  平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已发现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 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5处。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区)、王母宫--西王母降生处的回中山(泾川县)、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静宁县)、西周第一台--古灵台(灵台县)等历史遗址和西周青铜器(灵台县)、南宋银本位货币银合子、佛舍利金银棺(泾川县),被誉为“中华之最”。平凉也是祖国针炙学鼻祖、晋代医学家皇甫谧(灵台县), 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灵台县), 南宋抗金名将吴?d、吴?U(庄浪县),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崆峒区)的故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崆峒山和王母宫、温泉、柳湖、南石窟寺、龙隐寺、莲花台、紫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以及明代宝塔、李元谅墓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都是寻根访古、观光旅游、避暑休闲的好去处。旅游业有望培育成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国民经济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7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7752元,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4.21:39.72:36.07调整为22.94:42.94:34.12。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0.1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4亿元。全年财政支出达到55.27亿元。

  农业经济。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8.8万吨,全年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量达到65.44万吨;蔬菜产量达到83.51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6.46万吨;大牲畜存栏72.04万头;生猪存栏38.47万头。

  乡镇企业。2008年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达45.36亿元 ,营业收入达121.57亿元,实现利润7.3亿元。

  工业经济。2008年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5.51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40亿元;实现利税15.78亿元;实现利润5.54亿元。其中煤电产业实现利润4.74亿元;实现利税13.87亿元。原煤2014万吨,发电量93.20亿千瓦时,水泥134万吨。

  国内外贸易。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26亿元,全年出口创汇达到1050.6万美元,外贸销售总值3.22亿元。

  旅游业。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7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游客2870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28亿元,其中旅游境外收入641.75万元。

  交通、邮电业。2008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2亿元,完成客运量931万人,客运周转量74912万人公里,货运量2249万吨。全年完成电信和邮政业务总量3.48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23.06万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达 9.83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2.71万户;本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4.95万户,年末累计达到49.92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72.9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2部/百人。

  金融、保险业。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216.39亿元,同比增长42.0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全年保险业务收入3.10亿元,比上年增长27.57%。支付已决赔款6856万元,比上年增长7.78%。

  项目建设

  十大过10亿元工程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投资增大,重点建设项目的平定高速公路、大柳煤矿、新安煤矿、华亭电厂、崇信电厂、中心城市建设、煤制甲醇等一批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加快进度,推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加快。全市共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832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84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80.92亿元。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8项,实际完成投资43.25亿元;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2项,实际完成33.47亿元。平定高速公路本年完成投资13.7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17亿元;华亭电厂累计完成投资11.46亿元;华亭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2.07亿元;崇信电厂完成投资0.95亿元;煤田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64亿元。

  节能环保

  2008年全市六项主要污染物均控制在目标值之内,总控率达到100%。大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每标立方米0.076毫克,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每标立方米0.023毫克,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每立方米0.023毫克。泾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66.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4.5分贝和69.4分贝。全市环保投资达到6.088亿元,其中污染源治理3.27亿元,城市环境综合治理2.17亿元,生态示范区建设0.527亿元,环境管理与环保科技投入0.115亿元,环保投资指数达3.8%。

  民生社保

  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14元;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年平均工资达25895元。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9976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219417人, 参保率为91.14%。7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174.52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3.48%。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9936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2384人。全年6.10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保障资金达9184.5万元; 25.58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保障资金达8930.1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障金发放率均达到100%。

  发展前景

  “十一五”时期,平凉市将围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这一主线,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协调发展三大任务,在项目建设、推进改革、民营经济、优化环境、改善民生五个方面实施攻坚,在能源工业、现代农业、城市发展、人文生态旅游、交通建设、社会事业六个方面实现突破,重点实施平定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华亭电厂一期、750KV超高压输供电、煤田开发、煤制甲醇、醋酸生产十大过10亿元工程,全力建设全省能源化工基地、绿色畜牧基地、优质果品基地、人文生态旅游基地。

  平凉是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里有文明高度的政府,勤劳朴实的人民,开放文明的发展环境,比较优越的区位条件,优势突出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以诚挚友好的情谊欢迎国内外客商,旅游观光和投资建设,共同开创平凉美好的未来。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2006年7月,市上首次提出改制城市信用社组建平凉市商业银行的战略构想;同年9月25日,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将平凉市城市信用社改制组建为平凉市商业银行;市上随即向省银监局作了专题汇报。2007年10月,市委第13次常委会议和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再次就组建平凉商业银行问题进行了讨论审定,随后,市政府批复同意组建平凉市商业银行,并制定了《平凉市商业银行组建工作方案》,成立了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正式启动了组建工作;11月16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向中国银监会作了汇报。今年6月,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复同意筹建。在整个组建过程中,中国银监会、甘肃银监局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也亲历亲为,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市委马书记为组建商业银行多次深入调研,多方衔接协调,帮助解决有关问题,对组建工作给予了及时支持和指导,使组建工作迈出了实质的一步。各县(区)、各部门和市内外有关企业以大局为重,打破常规,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在增资扩股、化解不良债务等方面,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全方位配合组建工作。平凉银监分局充分发挥监督、指导、沟通、协调的职能作用,督促、指导城市信用社落实组建方案、开展增资扩股、修改完善制度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及时与中国银监会、甘肃银监局汇报衔接,有效加快了工作进度。城市信用社立足主动,不等不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加强内部管理,深化体制改革,规范资本约束,优化股权结构,加强业务创新,提高经营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组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凉市商业银行组建的各项前期工作得到了中国银监会的肯定和认可。应当说,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组建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于大家在这一阶段所做的大量工作,付出的艰辛努力,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

  下面,就如何优质高效地做好筹建阶段各项工作,确保平凉市商业银行年内正式挂牌营运的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筹建平凉市商业银行的重大意义

  筹建平凉市商业银行,不仅在我市金融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而且会对平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助推器和加速器的作用。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都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推进新跨越、建设新平凉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筹建平凉商业银行重大意义的认识。

  筹建平凉市商业银行,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提速,总量逐年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特别是四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广大群众信贷愿望非常迫切,这些,都为金融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组建平凉市商业银行,将使我市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商业银行,不仅可以极大地支持和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快速成长壮大,而且必将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筹建平凉市商业银行,是实施金融带动战略的重要内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市场经济的第一推动力。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表象上看,表现在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其实质是金融业发展水平低下,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带动力不强。从我市金融发展现状来看,金融体系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特别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大力推行“四大一集中”发展战略,将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行业、大项目、大企业高度集中,不仅使地方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而且造成我市金融资源外流。筹建平凉市商业银行,对实施金融带动战略,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市内融资自主性,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筹建平凉市商业银行,是适应金融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平凉市城市信用社是我市直接管理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多年来,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群众的市场定位,在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支持中心城市建设,服务中小企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满足居民金融需求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信用社无论是资金实力、治理结构,还是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防范风险的能力,都与现代商业银行有很大差距。改制城市信用社筹建平凉市商业银行,是落实国家有关金融政策的迫切要求,是顺应金融发展新形势、新特点的现实选择,是城市信用社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平凉市商业银行筹建工作

  根据《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的规定,商业银行筹建工作自批复之日起,六个月内必须完成筹建任务;如果不能如期提交开业申请,筹建资格将被取消,那么,我们前面所做的一切工作将前功尽弃。因此,筹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困难还比较多,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严、细、实、快的要求,抓紧做好各项工作。“严”就是要严格按照中国银监会筹建批复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规定程序逐环节做好工作。“细”就是要细致认真,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环节,要做深入过细的工作,不能有丝毫疏忽。“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尤其是一些主要监管指标一定要靠实。“快”就是要抓紧时间,加快进度,尽快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在10月底前完成主要筹建任务。具体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壮大资产规模,确保资本有效真实。按照“注册资本金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的要求,筹建工作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扩充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化和合理化。各部门、各单位要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城市信用社的支持力度,及时提供信息,积极开办业务,帮助城市信用社扩充资产规模和资本实力。城市信用社也要努力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稳定和扩大资产规模。

  二是进一步提高运营质量,确保经营指标达标。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贷款集中度和全部关联度、流动性管理等重点指标,是衡量运营质量和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银监会的重点审核指标。确保这些关键指标达标,既是筹建工作的重点,也是筹建工作的难点。城市信用社要按照《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和《银监会关于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上改制设立城市商业银行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迎难而上,创新思路,采取得力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特别要对筹建期内16项经营指标逐一分析测算,有效控制费用支出,努力改善利润水平,下功夫降低贷款客户集中度,确保主要指标在开业前符合监管部门的审慎监管要求。

  三是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确保管理工作规范。城市信用社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公司章程,梳理和修补制度缺陷,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科学界定“三会一层”组织领导机构的职能,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贷款程序,防范金融风险。特别要切实加强制度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确保规范运作。银监分局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全方位搞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料,确保申报资料准确完整。城市信用社要尽快拟订平凉市商业银行章程、筹建工作报告,尽早完成验资报告,并对股东近三年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对股东投资资格进行审查,收集整理股东的资信证明等程序性文件资料,确保开业申请材料真实、准确、完整,力争尽早办理开业所需的相关手续,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开业申请上报甘肃银监局和中国银监会。

  三、加强配合,优质高效地完成筹建工作任务

  平凉市商业银行筹建工作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做好筹建各项工作,确保年底前挂牌开业,不是城市信用社一个单位的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加快平凉发展的大局出发,明确责任,细化措施,通力协作,扎实工作,为平凉市商业银行筹建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的支持和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筹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对《安排意见》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认真进行研究,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岗位和责任人,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强化协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筹建工作涉及面广。承担协调配合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履行职能,积极主动地做好各自工作。同时,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加强衔接,注重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特别是平凉银监分局要做好与中国银监会和甘肃银监局的沟通衔接,确保筹建各个环节联接顺畅、有序开展。

  三明确时限要求,加强督促检查。要建立平凉市商业银行筹建工作督查考核制度,并制定工作行事历,对什么时候完成什么工作、完成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谁来完成、谁来负责,都要具体到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对筹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思想不重视、工作进度慢或者任务不落实的部门和单位,要通报批评,并跟踪督查,直到落实。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市委宣传部、平凉银监分局和城市信用社要认真研究制定宣传方案,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使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都来关心筹建、支持筹建、参与筹建,为筹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责任编辑:陈瑜)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